白描、勾线、上色……每一个步骤重复得熟稔于心,尼玛仓拉进入了画院高级班学习。去年,她更是得到画院老师们的认可,加入到功德林寺壁画修复的行列。
整个队伍里,只有一个“她”,其余的都是“他”。
面前是冰冷的墙,双脚距离地面两三米高,周围似乎还有些别样的眼光盯着自己……尼玛仓拉怎么都没想到,忍受、克服了恐高、寒冷等等问题后,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。
“寺庙的僧人、来往的行人看到有个女孩子在墙上作画,都在质疑,能画得好吗?听到这些,压力真的很大。”面对质疑,尼玛仓拉更加认真了,低头作画、遇事请教。穿着羽绒服,在寺庙里感受拉萨短暂的夏天后,她和同伴们一起迎来寒冷的时节。寺庙壁画的修复,也在老师的带领下,圆满完成了。
经历了壁画修复,尼玛仓拉感觉自己的进步特别大,尤其是勾线、颜色的处理上,积攒了难得的经验。“但是,依旧能看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。”经此一绘,她觉得自己更多了几分自信和胆量。
她计划学习几年后,离开画院出去闯闯。“要再进步一点,要有一些自己的好作品,要去参加一些展览和比赛……”她还设想,能成立一间专属于女画师的唐卡工作室。
这些想法,尼玛仓拉并不认为难以企及。画唐卡的这些年,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“不管是勉萨派还是其他画派,女画师越来越多,她们的发展也越来越好。”
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贡觉杰说,画院自成立以来就不限制性别、年龄、民族等招生。近年来,已培养了12名女画家,目前也有5名女性在此学习。
“这些学有所成的女画师,大多自立门户,开店、招生。”他说,画院在培养女画师过程中发现,唐卡绘制的干染等环节,女性相比男性有较大的优势,“因为她们心更容易静下来,沉浸其中。”
西藏和平解放已近70年,受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比起自己的母亲、祖母一辈,年轻的尼玛仓拉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她也预想过恋爱、结婚、生子等等人生之路的挑战。“我也问过一些学姐和长辈,想过自己的以后。”
平淡的生活、琐碎的日常,她都要拿起画笔,在画布上继续一笔一画,因为热爱,可抵岁月长。
来源:中国西藏网 记者:王媛媛